2015年8月25日 星期二

2015年8月電子報

下學期課程預告
■北區全國教師研習
時間:106日(二)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教案分享:附中再見附中(攝影/表演)、電影Foley音效、Ipad編曲
■南區全國教師研習
時間:1014日(三)
教案分享:校園創意標誌、聽見生活、即興創作
(兩場研習還有精彩的專題講座,將陸續公佈相關資訊!)
9月富邦週末電影講堂
10月富邦週末電影講堂

本月紀事
■《生活樂器劇場3》排練(8/7)

■臺中市立惠文高中韓宜君老師《即興2教案拍攝(8/10)



■雲林縣正心高中吳妙英老師《聲音劇》教案拍攝(8/10)

■視覺應用諮詢會議(8/20)

■藝術生活學科中心104年度研發教案拍攝會議(8/24)

本月專文
2015舞蹈秋天Dancing in AutumnI'm Moving, I'm Moved
整理撰文-臺北市立中正高級中學 劉純英

10342日起,臺灣的表演藝術發展邁入了全新的里程碑。「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正式掛牌成立,宣示了一個新時代的來臨,包含了「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北中南三個場館,以及附設團隊「國家交響樂團(NSO)」。

在「打造文化沃土」的核心價值下,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從過去主要著力於市場發展、創作推動、觀眾養成等「廣度」的開拓面向,邁入以「深度」為耕植重點,「建構臺灣表演藝術核心價值與典範,領導亞洲創意文化交流平台,輸出創新作品與世界對話」為願景,臺灣為立足點,進而帶領臺灣表演藝術團隊在亞洲地區展現領先創意,在國際舞台建立專業品牌,做為中心之首的表演藝術櫥窗-國家兩廳院先後建立如:TIFA臺灣國際藝術節、夏日爵士、舞蹈秋天、國際劇場藝術節、新點子等系列專業品牌,經營多年累積不少口碑與參與群眾,對國內外表演藝術發展影響甚鉅。其中,每隔2年舉辦一次的「舞蹈秋天」則是由國家兩廳院精心打造結合國際舞團與國內舞蹈菁英的系列節目

2015舞蹈秋天」以「我舞,我感動」作為主題,將於1016日由雲門舞集《烟》開場,展開為期1個半月的舞蹈盛宴。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李惠美說,主題中的「我」可以是舞者、編創人,以及觀眾,希望能藉由舞蹈中的肢體表現去發掘自我。策展概念除了讓臺灣觀眾欣賞國際精彩舞作之外,更重要的是讓國際認識臺灣舞蹈團隊的作品,使臺灣舞團躍上國際舞台。

今年邀請了雲門舞集、舞蹈空間舞團、法國瑪姬瑪漢舞團、澳洲塊動舞團、安娜琪舞蹈劇場、黃翊工作室+,一共七檔節目。最受觀眾矚目的莫過於作品曾經五度來台的法國瑪姬瑪漢舞團,再度帶來經典作品《May B》。這齣舞作以貝克特劇作為靈感,訴說人世的生命的喜樂與滄桑,21年前首度來臺演出時便感動無數臺灣觀眾,今年來臺演出更為眾人引領期盼。

雲門舞集將重現編舞家林懷民詩意的神秘舞作《烟》,作品靈感來自普魯斯特《追憶逝水年華》,透過舞作,捕捉往事的氣味、追憶的弔詭及記憶的曖昧與荒謬。這部舞作曾在2004年授權瑞士蘇黎世芭蕾舞團演出,「新蘇黎世報」曾盛讚:「林懷民的《烟》有本事讓觀眾沈醉在長達一個半小時,生動而絢麗的憶想世界。」

舞蹈空間舞團則將與國際知名作曲家譚盾攜手,結合臺灣編舞家楊銘隆與西班牙編舞家伊凡沛瑞茲的舞蹈創意及英國Cryptic的導演與設計,跨國聯手打造舞蹈、音樂、視覺齊揚的全新世界首演作品《迴》。

近年在各大舞蹈節獲得好評的澳洲塊動舞團也將來臺演出,推出由荷蘭舞蹈金天鵝獎得主編舞家安努克黛可與德國劇場界超級明星編劇及導演福克.李希特聯手打造全新舞作《歸屬習題》,探討全球化浪潮及社群網絡盛行的影響下在異地工作生活的人們,所面臨的各種認同議題,如何從支離破碎的語言,去找到人在全球化中生存的狀態。

首度造訪臺灣的加拿大光榮狂人舞團,新銳編舞家露意絲勒卡瓦利耶是加拿大知名舞團La La La Human Steps的前團員,她將帶來2012年於「杜塞朵夫國際舞蹈博覽會」發表的作品《So Blue》,這是一場挑戰地心引力,顛覆日常動作常規的演出。

另外,兩位臺灣年輕編舞家謝杰樺與黃翊,將分別推出《去自由》及《物》第一階段&《地平面以下》第二階段。擁有建築與編舞雙重背景的謝杰樺,作品具有獨特的空間概念與結構邏輯觀,2013年於歐洲駐村沉澱一年回國後,與舞者共同即興、開發、思辯,醞釀兩年編創全新作品《去自由》;而受到國際高度矚目的黃翊,作品涉獵錄像、攝影、裝置創作等領域。曾被美國「舞蹈雜誌」評選為「全球25位最受矚目舞蹈工作者」,今年則延續2014年《量身訂做》訂製項目的實驗,並進一步挑戰,推出《物》第一階段&《地平面以下》第二階段。

舞蹈作為一門表演藝術,千百年來豐富了人類的歷史,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綜觀古今,舞蹈總以多變的風貌出現在每個時空交錯中,今年臺北的秋天很不一樣,竭誠歡迎有興趣的大家一同走進劇場與舞蹈共舞一記秋意。

兩廳院藝文線上分享
PAR表演藝術》 271 / 201507月號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 戲劇
引用連結:http://par.npac-ntch.org/article/show/1435734663252518
文件、影像、表演 述說回家的想望 阮劇團《家的妄想》 紀錄劇場形式取材在地故事
文字 廖俊逞

在臺北藝術節總監耿一偉的撮合下,長期在嘉義耕耘的阮劇團,與莊益增、顏蘭權合作,以「家的妄想」攝影計畫為題,探訪嘉義東石沿海一帶,藉紀錄劇場的形式,探問人與環境的關係。藉由田野調查,創作者帶出一個分崩離析的家,家中四個無法團聚的角色,牽引出「墳墓」、「頹圮」、「四散」等莊益增的攝影作品幾個不同的主題。演出將透過「文件」的選裁,創造劇場「互文」的可能性。

頹圮的磚牆、荒蕪的廢墟、無人的所在,這是以《無米樂》、《牽阮的手》等紀錄片,引發土地與歷史關注的導演莊益增、顏蘭權,在二○一四年推出的攝影展「家的妄想」,畫面捕捉了台西沿海河岸一帶破敗的家屋景觀。「『家』是一個概念,現代人是沒有家的;另一方面,『家』卻無所不在,『家』是一種妄想。」莊益增如是說。

從真實情境出發  鋪陳《家的妄想》

二○一五年,長期在嘉義耕耘的阮劇團,與莊益增、顏蘭權合作,以同名攝影計畫為題,探訪嘉義東石沿海一帶,藉紀錄劇場的形式,探問人與環境的關係。導演汪兆謙表示,在臺北藝術節總監耿一偉的撮合下,他與兩位紀錄片導演從去年底開始碰面,原本想延伸《無米樂》的議題,但莊益增無意重複,於是把焦點轉向了他的攝影作品。

汪兆謙說,以「家」為主題,呼應了阮劇團的成員選擇回故鄉落地生根的想法。「回到嘉義,我們常常會反省自己,是否不自覺地帶著一種知識分子的傲慢,對土地的思考帶有太多偏見。在這次的作品中,希望可以呈現我們對自己的省思。」

劇場是再現的媒介,真實建立在虛構之上,和紀錄片的表現形式完全不同,彼此如何磨合?汪兆謙認為,紀錄片著重在拍攝現場的真實。紀錄、訪談真實的素人生活。相對於影像,劇場更是一個「現場」的時空,可以運用的媒材也相當多元。因此,他選擇以紀錄劇場的手法呈現,有別於一般紀錄片著重在平實的影像內容,紀錄劇場在表現的語彙上擁有更多可能性。「劇場導演與影像導演的想像與出發點非常不同,這應該是討論過程中花比較多時間調適的,也是這次製作上的挑戰。」

除了影像與劇場導演的跨界組合,《家的妄想》更找來作家許正平參與編劇工作。劇情設定從真實情境出發:阮劇團受邀臺北藝術節演出,不得不去東石作田野調查。藉由田野調查,帶出一個分崩離析的家:被泡在水中墳墓的鬼魂,離家的遊民老爸,剖著蚵、守護著家的外配老媽與不回家的女兒。從這四個無法團聚的角色,牽引出「墳墓」、「頹圮」、「四散」等莊益增的攝影作品幾個不同的主題。

汪兆謙強調,劇中角色與情節來自阮劇團與莊益增、顏蘭權密集到東石田調訪談的記錄。他們一路造訪了喪葬業者、撿骨師公、蚵田婦人、村落老人及同輩的嘉義青年,聽到了很多鄉野奇談、也聽到了底層生活的不得已與無奈的心聲。

文件現身舞台  傳達演出概念

有別於過去阮劇團的經典在地化移植與搬演,著重在角色與情節的經營,《家的妄想》不走傳統敘事,汪兆謙認為,紀錄劇場運用的媒材是「文件」,通過文件的配搭與選裁,創造劇場「互文」的可能性。在舞台上,無論是視覺、影像、演員與空間,將彼此互為文本,形塑、表達出演出的概念。

阮劇團成軍十二年,核心成員幾乎是土生土長的嘉義青年,過去他們北上求學,陸續從戲劇相關科系畢業後,回到故鄉定居、專心經營劇團。除了演出之外,他們也深耕戲劇教育與推廣,從舉辦得有聲有色的「草草戲劇節」、「劇本農場」到「偏鄉演出計畫」,都企圖擺脫台北思維和城市觀點,將戲劇的種子深植嘉義。《家的妄想》將是他們首度取材在地故事,對土地與生活場域的回饋與實踐。

■紀錄劇場 重新定義劇場的真實
紀錄劇場(Documentary Theatre)泛指各種使用真實「文件」(document)的劇場作品,舉凡檔案、訪問、照片、影像、數據、個人史等。所謂真實的文件並不代表就是客觀,素材的選擇、剪裁、使用往往表現出創作者對現實的態度,因此紀錄劇場有很強的政治意味。

「紀實」的追求常出現在社會氛圍多變不安的時刻,由於變動的氣氛,促使社會以不同的觀點看待自身的歷史與記憶。劇場的紀實風潮表現出創作者迫切思考如何突破劇場既定的世界,處理當代與現實的關係。紀錄劇場的多元發展,重新定義了藝術和社會的關係,同時發揮劇場的公共性。

過去,紀錄劇場的主要訴求仍在檔案本身揭露「真實」的力量,當代的紀錄劇場創作者與真實的關係則更為複雜;他們清楚地意識到真實背後的建構與權力關係,以及表演本身對訊息接收的操作和影響,展現的時常並非是客觀的真實和歷史,而是真實的建構及對特定歷史的當代記憶。(廖俊逞)

好書推薦
書名:製造音樂
作者:大衛拜恩
出版社:行人
出版日期:2015/06/25

簡介:
《紐約時報》年度百大注目書籍

  東倒西歪的桌椅、凌亂殘破的塗鴉,這是1975年美國紐約的一間LIVE酒吧。雖然這裡看起來像個三流表演場地,但正在表演的竟是年輕的派蒂.史密斯(Patti Smith)和音速青春(Sonic Youth)等即將席捲全世界的重量級歌手!是的,這裡是CBGB,搖滾樂迷心中不滅的音樂聖地,龐克搖滾的歷史就在這裡被寫下。如今CBGB已經歇業,我們只能扼腕無法前往朝聖,不過幸好,創造美國新浪潮歷史的Talking Heads主唱大衛.拜恩,寫下了《製造音樂》,讓我們得以聽聽那些令人腎上腺素激增的過去。

  擁有得天獨厚的才華與熱情,因此大受愛戴、獲獎無數……聽起來一切都很合理,甚至可以說大衛.拜恩就是個絕佳例子。但是,拜恩自己卻說:關於創作,比起內在情感,「表演場景」的影響更大。言下之意,如果你的音樂大受歡迎,可能跟它好不好聽沒多大關係,重點是聽眾在什麼場合聽見它。CBGB隨處的廢棄物與低矮的天花板,造成較低的殘響,特別適合Talking Heads的龐克搖滾;中世紀的音樂在石牆大教堂演出,殘響超過四秒,音符很長的曲式才能造成被聖靈包圍的氣氛;交響樂則是為了壓過觀眾吵雜的聲音而存在。回想我們到不同場所聆聽不同音樂:教堂裡的巴哈古典樂、小酒吧裡的爵士和藍調、戶外曠野的打擊樂,這些具有迥異特性的音樂類型,顯然都是為了適應不同演奏場景而演變出來的形式。

  音樂其實是在諸多外部因素的影響下被「製造」出來的成品──這聽起來不像什麼真知灼見,事實上卻反轉了「創作」的浪漫觀點。而表演場所當然不會是影響音樂成果的唯一因素:麥克風發明後,肺活量不再是歌手必要的條件,法蘭克.辛納屈這種在耳邊呢喃的歌手才有機會現身;現場「即興」其實是為了方便意猶未盡的舞客繼續擺動身軀的新形式 ;錄音唱盤限制單面長度不能超過四分鐘,則構成了樂曲的習慣長度……這些種種技術、歷史、空間、金錢因素,「製造」出我們現在熟悉的音樂。

  要說誰最適合來談音樂這個龐大複雜的主題?以自身40年的創作、表演、經營生涯演繹何謂音樂的大衛.拜恩當之無愧。穩站音樂殿堂重要地位的拜恩,不只是一位出色的音樂人,更是一位認真的研究者,他以輕鬆清晰的筆調,謙虛地展露出驚人的博學。這更是樂迷的唯一機會,聽拜恩親自述說,Talking Heads奇異的組團過程、如何成為當紅現場表演樂團、歷次表演造型變化的背後巧思、代表成名曲的創作故事,以及直到樂團解散,拜恩依然創作力爆發、更具創想的精彩軼事。

  這本書是對音樂創作的逆向思考──我們所聽到的音樂和所看見的音樂產業向來是各項時代因素加減乘除後的暫時性總合,其功能和意義不斷演變,而拜恩更加思考的是創作端、接收端、經營端與音符節拍之間的交叉相互作用,不只讓我們窺見引領全球的英美流行音樂界的圈內祕辛和圈外脈動,更完成了一部闡述音樂本質和歷史脈絡的經典之作。

  大衛‧拜恩x TED(中文字幕)
  www.ted.com/talks/david_byrne_how_architecture_helped_music_evolve?language=zh-tw

藝文連結
       故宮博物院電子報
       台北市立社教館
       國美館電子報
       國家兩廳院
       北美館活動表
       國立歷史博物館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
       表演藝術聯盟
       台北當代藝術館
       公視-表演打天下
       松山文創園區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