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

2014年6月電子報

編輯弁言

  夏天來了!藝術生活學科中心在學期末,推出了豐富的研習課程,向各領域的專家們學習、交流。兩場全國教師研習,分別邀請音樂應用類及「生活樂器劇場」教案的研發、種子老師們,進行教學分享。六月中,學科中心與震旦行合作舉辦3D列印體驗研習,並和兩廳院共同推出莎士比亞教師戲劇工作坊,深入認識莎翁劇作。今年度的策略聯盟研習,特別和師大文化創藝產學中心合作,邀請各學科中心的夥伴及老師們,一同體驗色彩的奧妙。精彩活動照片,請見本期電子報。

本月紀事
5/22 103年度高中職教師產業世界與生涯輔導研習培訓
    震旦行3D列印產業參訪會議

6/10 103年度「生活樂器劇場」研發教材影片拍攝會議

6/13 103年度「漂流箱」教案
    研發小組暨種子教師教案執行會議

6/16 103年度表演術教學光碟毛片會議


6/16 103年度藝術生活學科中心表演藝術種子教師期末會議

6/20 鍾博曦老師foley研發教材影片拍攝會議

6/20張哲榕老師i Pad EP錄製研發教材影片拍攝會議

6/25 103年度藝術生活學科中心音樂應用種子教師期末會議

6/4 藝術生活科中心103年度推動教師專業成長研習-南區
本次研習活動,研發老師們分享了「城市空間思考」、「獨立音樂專輯製作」以及「音樂與影像」等教案及教學方法。專題講座請到馬世芳老師,以「歌與我們的時代」為題,講述台灣音樂創作自陳達、李雙澤以來,許許多多的歌者,持續不輟地於歌中回應時代。這個下午,聽歌者的故事,也聽歌裡的美麗島-台灣。





6/10藝術生活科中心103年度推動教師專業成長研習-北區
本次研習活動,由「生活樂器劇場」教案的簡俊成老師、莫啟慧老師和孫雅雯老師,現場演示教案內容,包括生活物件樂器製作(視覺藝術)、行動音樂廳(音樂)和生活樂器劇場(表演)三部分。種子教師們也分享了在學校執行教案的過程中,各自面臨的問題及收穫。這次研習還特別邀請到朱宗慶打擊樂團的黃堃儼老師,示範打擊樂教學方法,帶領研習教師們進行體驗。





6/14青發署高中職教師產業世界與生涯輔導研習培訓 
    震旦行3D列印產業參訪
這次的產業參訪邀請各學科的老師、同學們,一同認識最新的3D列印。當日由震旦行的賴建丞總監、蔡坤明經理及工研院的魏義旻經理,介紹3D列印的產業趨勢以及實作運用。未來除了工業、商業及醫療領域的機組零件,設計領域的工作者也能透過FabLab、雲端服務,更快速地將個人的創意發想付諸實現。




6/17莎士比亞戲劇工作坊
趁著兩廳院今年推出一系列的莎士比亞戲劇活動,學科中心與兩廳院合作舉辦了「莎士比亞戲劇工作坊」教師研習。由邱安忱老師及王愉丹老師帶領老師們從不同面相認識莎士比亞,並透過讀劇活動,認識莎士比亞年代的戲劇扮演樂趣。





6/24 103年度精進學科中心工作團隊成長策略聯盟研習
學科中心今年度的策略聯盟研習,與師大文化創藝產學中心合作,舉辦「色彩工作坊」研習活動,邀請健康與護理學科中心、音樂學科中心、生命教育學科中心、化學學科中心、公民社會學科中心與基礎地球科學學科中心的夥伴及老師們一同參與。上午由廖偉民教授帶領活潑的色彩體驗工作坊,下午一同參訪中山街區,發現生活環境的色彩趣味。







■種子教師 攝影藝術工作坊 心得分享
攝影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態度 103年度攝影工作坊心得
作者:新化高中 黃慧華 
                                                   
    現實生活中,我們如何坦誠面對太多複雜情緒?甚至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究竟還能留住多少動人的美好影像?
    獲得美好影像非常不易,因而「美的汲取」就更顯得重要;生活處處用心觀察體悟,人生便能多姿多采,意韻豐富。
    每當夜深人靜,獨自面對清寂時空,多麼希望脫卸塵俗表象和習慣框架,真誠的與自己純淨的心靈對話。
    曾經花費一番功夫與自己拔河,企圖說服自己不再裹足怯弱。值得欣慰,我終於戰勝慵懶墮落,鼓起勇氣,能夠背著相機到處拍照,整個歷程可說陣痛不斷,充滿辛酸苦辣。
    沈老師的作品首先讓我大受衝擊感動,經歷一番洗禮醞釀,才讓我對攝影藝術有了一股神聖的使命感,並且一再告訴自己捨我其誰,義無反顧的展開拍攝工作,把攝影工作當作生活。
    對我來說,最難的是需要向別人借膽,才讓自己有足夠勇氣面對並主導攝影這件事。一次次上課中,沈老師的提點正面增強了我的自信,我因而得以克服膽小羞怯,能夠鼓足勇氣走到鏡頭最理想的位置,進而修正到「正確的位置」,最終完成了新化老街商業空間〈新化街/老店頭〉這個主題。
    藝術走到終點,終究要回歸原始初衷,必須反問自己:當初我想要拍的是什麼?我想要留下什麼?我所捕捉的影像具有什麼意義?攝影本身的「定題」就是一個大難題,對我來說,這又是一個入門的新功課。
    上課一學期以來,我總不捨得缺席,課間也不曾閉目養神,就怕稍一閃神便要錯過太多精采照片。學員涉獵的題材有深夜的鄉間靜謐,有都會的城市移動,也有動人的絕傳民藝,每每契入作者內心世界、涵蓋家庭背景和人生經歷,多麼動人啊!學員們相處融洽,彼此互通了解,攝影讓我們之間關係像極了一家人。
    從一開始對攝影毫無概念,歷經觀摩探討,直到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態度,具有如此能耐者,實非學科中心莫屬,它將學員們凝聚起來,讓每個人茁壯強大,在沈老師引領下,我們朝向一條明朗開闊的道路。
    能在這團體裡成長,分享彼此經驗成果,擁有記錄生命中珍貴影像的品味和能量,真是非常值得慶幸。

新化街 老店頭
雋永的西式派頭 浮誇的巴洛克式樣
歷史印記在新化的市街頭
中正路 344 綿延到433 老店頭 一一鋪排開來
曾經繁華 曾經摩登 都已成老街的光榮記憶
烏亮的斗櫃 八卦蜘蛛穴神話 點亮了小鎮活力
老建築 舊址新張 迎接有心旅人 探聽她的故事
偷得半日悠閒 浸泡在 舊時光的幸福裡
歲月催化 靜靜地以謙卑姿態 訴說往日華采
市集 老街 遺留著斯土斯民密碼
留著 只為喚回記憶
因為我們 老街風華 又一回騰躍飛揚



兩廳院藝文線上分享
「華格納革命指環」 小劇場接力挑戰 當代觀點重述 四團搬演華格納經典之作
文字 廖俊逞

華格納(Richard Wagner)的《尼貝龍指環》Der Ring des Nibelungen(1876)是歌劇史上野心最大的革命性作品,當代劇場導演莫不以演出《尼貝龍指環》為畢生挑戰。原作四部曲的情節貫穿數十年,橫跨神、人、妖三界,場景飛天入地,人物角色繁多複雜,主題涵蓋殺戮、慾望、權力、愛情、控制、背叛、自由意志的操弄,可以從神話、歷史、政治、社會、經濟,乃至心理學等諸多面向解讀。

調度各種劇場元素 小劇場挑戰經典演出

在台灣,《尼貝龍指環》曾經以音樂會形式呈現,卻未曾出現全本演出。由資深劇場導演鴻鴻擔任策展人的「華格納革命指環」,邀請四個美學風格各異的劇團:河床劇團、黑眼睛跨劇團、EX-亞洲劇團、再拒劇團,接力搬演《尼貝龍指環》四部曲,堪稱國內創舉。鴻鴻表示,「華格納革命指環」接續著華格納的歌劇革命意圖,以當代觀點重述這則傳奇,脫離「樂劇」表現形式,調度各種劇場元素改編、翻轉歌劇原作,重探華格納「總體藝術」的未竟之志。

鴻鴻認為,華格納將神話故事與社會現實巧妙呼應,其文本就像一面鏡子,激發每個人看到神話背後與現實社會的緊密關係。「從《尼貝龍指環》到『華格納革命指環』是一種轉移,緊扣現代社會的狀態不僅是種連結,更代表著傳承的意味。小劇場挑戰大規模的經典演出,不僅完全沒有包袱,擁有更多自由度,某種程度可謂是種解放。」
全新聽感的《萊茵黃金》 《女武神》反映現代政治

首部曲《萊茵黃金》故事從萊茵河底美麗的黃金說起。侏儒阿貝利希想要追求看守黃金的萊茵女兒卻反遭譏笑。一怒之下他奪走河底的黃金,並發誓要詛咒愛情,打造象徵著權力的黃金指環,讓眾神、人展開終致毀滅的指環爭奪戰。在權力慾望永無止盡的迴圈下,人類是自身的主人亦是奴隸,如同一條正在吞食自己尾巴的銜尾蛇。
待續詳文 請參連結 http://par.ntch.edu.tw/article/show/1401777676358349


好書推薦
書名:除非我們尋找美麗
作者:黃孫權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4/6/27
簡介:

如果曾有噪音,也離反抗甚遠。

《破週報》總編輯黃孫權‧思想格鬥者
─最具衝擊性觀看世界的方式。

在黃色小鴨消氣之後。在偽眷村趕走老眷村之後。在台北好好看的句點之後。在房價再創新高之後。在藝術成為資本主義的前衛部隊之後。在學運的火種點燃之後。

除非我們尋找美麗,否則無法面對羞辱。
  
黃孫權是前《破週報》總編輯,當代最富行動力的藝術文化評論者。他以社會批判的角度切入,藉由最貼近生活的議題,揭開不痛不癢的文化假面;他以專注熱切的眼神,注視島國經濟大夢底下,權力的集中與移轉、勞工移民的悲歌與希望。

身為藝術行動者,他以清晰的視野,對新自由主義影響下的台灣提出深刻反思,評論範圍橫跨建築、媒體、社運、藝術,與大眾流行現象。在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今日,他批判純藝術的無效性,強調行動的重要,唯有以行動代替姿態,才能抵達「燕子之城」,才能打破階級,甚至世間的冷漠絕望。

藝文連結
       故宮博物院電子報
       新舞台-節目資訊
       文建會電子報
       台北市立社教館
       國美館電子報
       中正文化中心
       北美館活動表
       文建會文創產業推動服務網
       國立歷史博物館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
       藝教館-表演與展覽
       表演藝術聯盟
       台北當代藝術館
       公視-表演打天下
       松山文創園區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建議
若您有任何問題與建議,歡迎利用下列方式與我們連繫,感謝!
教育部普通高級中學課程
藝術生活學科中心
電子信箱:hsnu.artcenter@gmail.com
聯絡電話:02-2707-5215 #173
傳真號碼:02-2709-8023
通訊地址:10658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143號(國立臺灣師大附中)
藝術生活學科中心網站:https://site.hs.ntnu.edu.tw/artcenter/
藝術生活學科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artsandlife

備註
    本電子報所轉載之連結內容,其圖、文著作權均屬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敬請來信告知,學科中心將立即處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