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6日 星期一

2015年6月電子報

編輯弁言

夏~天~來~了~ 
本月紀事
104年度全國教師研習-都市偵探(6/2)



104年度視覺應用種子教師培訓-生命影像(6/8)

104年度全國教師研習-法國中學影像教育實務工作坊(6/9) 

104年度研發影片拍攝-桃園國際大園高級中學鍾博曦老師<許我一個未來的禮物>(6/12)

104年度研發影片拍攝-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蕭文文老師《我們的海裡沒有魚?!》(6/13)

104年度音樂應用種子教師培訓-數位編曲(6/13)

104年度表演藝術種子教師培訓-Art from Life Team (6/15)

104年度種子教師培訓-數位藝術應用(6/16) 


104年度視覺應用種子教師培訓-富邦文教基金會電影教材工作坊(6/23)

本月專文
以鏡頭書寫日常真實的辣嗆詩意—黃庭輔導演
李昀
104.1.25
  
        黃庭輔導演在2006年《黃屋手記》的拍攝手記中曾寫道:「我們對於這些勇於開創新局的人:「檳榔攤」與「西施們」,總有一些過多的想像。他們願意被記錄嗎?是特種行業嗎?好相處嗎?然而滿嘴血紅與服裝超辣的他們,似乎對社會有某些想法,或是走在世俗道德的邊緣。不能免俗的,對於要記錄的對象,我都犯同樣的錯誤。」在陷於創作者與被拍攝之間的權力對位、道德辯證之前,導演先行以鏡頭接近眼見真實,並不諱言記錄的都是自己的主觀感受。有別於許多紀錄片導演採用蹲點、介入的方式,黃庭輔導演以具實驗性格的影像語言、富詩意的拼貼手法創作,期望在作品中反映「真實」。

        究竟「真實」還能以何種樣貌呈現?黃庭輔導演持續以不同的記錄手法試驗、回應。2001年拍攝《指月記》時,導演將攝影機擺在身旁,在不特意讓旁人知覺的情況下,記錄龍山寺週邊的人物與日常。到了《黃屋手記》,他甚至直接將兩檯機器放在檳榔攤便離開現場,待需要更換帶子時才現身,再順手調整攝影機的位置。就連創作者自己也無法預期,在200多卷的錄像帶中,將捕捉到什麼樣的人物與事件。觀眾則在最後看到有如監視器畫面的「客觀」影像記錄,因視角的更換、細節特寫與人物對白,讓狹小的空間有了時間與情感的流動。

       有別於以往的「保持距離」,2013年黃庭輔導演拍攝《4891》時,將具有錄像功能的相機掛在胸前,徘徊在萬華區的街友身旁,適時地提問、融入談話,再於適當時機加以記錄。即便如此,導演仍強調拍攝時「永遠與被拍攝的對象處於『第一次』的狀態」,藉以捕捉人物最原初的樣貌。相較於先前側重個別生命內省狀態的描寫,導演直言「《4891》拍的是一種現實。」有感於台灣整體經濟衰退,失業問題日益嚴重,導演注意到遊民變多了,他們的生活狀態也更差了,藉由個別生命樣態的記錄,突現持續變動的外在真實。

        除了不同的拍攝手法,黃庭輔導演亦於作品中採用具實驗風格的表現形式,如早期《03:04》中靜物畫般的影像拼接、《指月記》中與影像拉鋸的猛烈噪音或是在2011年《島》中金門沙美老街的詩意晃遊記錄等。導演似乎不特別擔心觀眾的理解、接受度,在他看來,紀錄片不需要像報導影片,在時間壓力下,準確地傳遞訊息。它非但沒有腳本,也無法預設劇情走向,過程充滿變數,從拍攝至剪接,成品將在零與一百之間擺盪。對他而言,紀錄片即藝術創作的一種媒材,而實驗的手法,讓觀影過程更像投入一場儀式或一種過渡的狀態,觀眾亦可客觀地透過討論,自行延伸、收獲。

        在談到拍攝紀錄片的動力時,黃庭輔導演笑稱對大部分的人而言,這是相對容易上手的創作工具。「只要有工具,(影像紀錄)這件事本身就好玩。在創作的過程中,能夠認識不同人,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對導演來說,紀錄片似乎仍較傾向為一種抒寫個人的創作方式。導演總說:「希望拍一些別人覺得沒什麼好拍的東西。」其開放的影像態度、語言,確實打破了一般紀錄影片的想像,提供不同的觀看方式。

好書推薦
書名:森山大道的台灣街拍
編撰:森山大道/仲本剛
攝影者:森山大道
譯者:王淑儀
出版社:大鴻藝術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06/10

簡介:
台灣,與我的記憶有一種臍帶相連的感覺,彼此連繫著,所以不論怎麼拍都拍不夠呢!

一趟高雄至基隆的台灣縱貫之旅,展開了森山大道的台灣街拍。

讓我們跟著森山大道的街拍,以及仲本剛的行旅之眼,探究這名世界級的攝影藝術家對著眼前的事物
舉起相機、透過鏡頭看出去之時,所見到的與眾不同影像。並且,解開森山作品中獨特的不可思議感。

本書要帶著讀者了解,森山大道這名攝影家在拍攝的那一瞬間,所捕捉到的奇妙感受:森山先生對著眼前的事物舉起相機、透過鏡頭看出去的同時,他所看見的與眾不同的影像。
 
究竟他看到了什麼?

為了找出這個答案,而有了這趟台灣的旅行。解開森山作品中獨特的不可思議感,正是適合本書的一大主題。這本書是仲本剛與森山大道這名攝影家一同在台灣旅行,同時也是探索森山大道內心之旅的記錄。

藝文連結
       故宮博物院電子報
       新舞台-節目資訊
       文建會電子報
       台北市立社教館
       國美館電子報
       中正文化中心
       北美館活動表
       文建會文創產業推動服務網
       國立歷史博物館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
       藝教館-表演與展覽
       表演藝術聯盟
       台北當代藝術館
       公視-表演打天下
       松山文創園區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建議
若您有任何問題與建議,歡迎利用下列方式與我們連繫,感謝!
教育部普通高級中學課程
藝術生活學科中心
電子信箱:hsnu.artcenter@gmail.com
聯絡電話:02-2707-5215 #173
傳真號碼:02-2709-8023
通訊地址:10658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143號(國立臺灣師大附中)
藝術生活學科中心網站:https://site.hs.ntnu.edu.tw/artcenter/
藝術生活學科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artsandlife

備註


    本電子報所轉載之連結內容,其圖、文著作權均屬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敬請來信告知,學科中心將立即處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