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7日 星期五

2020年3月電子報

本月紀事

109年表演藝術組共備小組例會 3/2
校本行事曆修改、並針對原表演藝術課程地圖之六大主題,分配給各種子教師聚焦核心問題做發想,並於下一次會議討論。


■109年度研發高級中等學校線上選修課程計畫討論會議 3/6
與計畫執行主要負責老師:蔡紫德老師、何欣怡老師確認課程撰寫與拍攝進度確認。


109年全國教師研習:課程地圖案例分享與聲景美學與應用音樂研討工作坊 3/10
本次研習透過專業藝術創作者經驗分享,協助現場教師瞭解當代藝術思潮,及與課綱的串接及應用。


■108學年度第二學期研究教師公開觀議課-北一女中溫賢咏老師 3/16
除公開觀議課外,同時邀請KKBOX行銷專員戎婉瑜進行產業營運Q&A對談,以及臺中市立西苑高中尹鴻綺老師「低成本錄音方式教學」。





109年度研發高級中等學校線上選修課程計畫諮詢討論會議 3/17
邀請交大美感教育計畫諮詢委員侯君昊老師為本課程計畫指導。



109年視覺應用類-攝影組共備小組例會 3/23
05/12嘉義場攝影研習發表事項討論、南部攝影共備社試辦、109學年度新計畫安排



109年視覺應用類-紀錄片組共備小組例會 3/30



藝術生活專欄

12/2 藝術生活學科中心108年推動教師專業知能成長研習:表演藝術工作坊
記錄撰稿/陳韻文

藝術生活學科中心12/2表演藝術工作坊再次邀請兼具戲劇治療、戲劇教育與劇場編導長才的蘇慶元(小C)老師為教師增能,分享的主題是他近年從實務工作形成洞見的「遊戲考古學:從遊戲到劇場」,包含「六大遊戲」、「從遊戲到劇場」、「遊戲的變項」三個部分。

小C首先問:「什麼是遊戲?」說明心理學有許多定義,像是:「自動自發而無特定性的愉悅活動」,哲學家維根斯坦則舉出遊戲具有「玩耍性、規則、競爭」等特徵,其中的「競爭」未必是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也有可能是自己跟自己,想要超越自我、變得更好。然而,他從實務工作經驗中發現有的人不會玩遊戲,他們根本不玩、遊戲的方式有侷限,或是玩遊戲的方式具有危險性。這樣的群體可能是高關懷兒少,也有可能是成人;他們或者肇因於矜持害羞、無法與人連結,也可能因為只懂得具體運思而無法進行形式運思、創造性的遊戲。有鑑於此,小C從戲劇治療發展性轉化(Developmental Transformation, 簡稱DvT)模式獲得靈感,轉從人類進化的歷史和分類思考,發現包含搏擊、西洋棋、躲避球在內的許多遊戲和競賽都是由簡單愈趨複雜,設想:如果越複雜的遊戲,參與的人需要越高的能力,那麼,找到最原始、最簡單的遊戲,是不是就可能從unplayable變成playable,所有的人都能夠玩了呢?而如果讓這些人進到遊戲的領域,是不是就可能藉由遊戲的複雜化,幫助他們逐步開展能力了呢?這就是他探究「遊戲考古學」的起心動念。

小C指出所有基礎的群體遊戲都包含了「命運」、「權力」、「認同」、「傻子」四個核心要素--「命運」不只提示遊戲的不可預測性,也包含可以和現實命運不同的可能性;「權力」和「傻子」指向遊戲中的特殊化角色;「認同」則是遊戲中的群體角色,創造出與人相類的連結感,從治療的觀點,有機會改善個案分裂偏執的現況。他進一步挖掘,分析出「跟隨領袖」、「鬼抓人」、「捉迷藏」、「欺負人」、「看誰最厲害」和「拔河」六大原型遊戲,遊戲內容分別是所有的人跟隨或模仿某一位領袖、團體要躲避某人的發現、有人攻擊團體中的人、團體攻擊一個人、找出團體中最厲害的人並且淘汰最弱的人,以及兩個以上團體互相競爭或比較。其中,前四個遊戲都包含了可由老師擔任、供群體投射和移情的單一角色,特別有利於在團體建立初期階段操作;最後兩個遊戲則是在遊戲過程中逐步產生權力或傻子的單一投射移情對象,團體需要直接面對彼此,建議在團體具備更高的動力和信任度時操作。

工作坊「夾玩夾議」,小C憑藉靈活的遊戲功力,讓每一位參與的老師都成了加速分泌腎上腺的玩家。過程中,他不只一起玩,變化遊戲,也不時切換體驗/後設思考的開關,引導老師一起思考遊戲的意義與效應。以「跟隨領袖」為例,遊戲的方式可以是四個人圍住一個人、外圈的人必須跟隨中間的人移動且維持住圍人的狀態,全班模仿某一個人,或是兩人一組分別擔任主人與僕人;遊戲之後,他問:「這個遊戲中的權力者是誰?這個角色對於青少年來說代表什麼意義?」接著說明青少年「想像的觀眾」(imaginary audience)對他們來說未必是正面的,繫於自我形象的高低,在這類遊戲中擔任權力者必須承受很大量的注目,青少年可能會自問:「我們是否有資格被他人注目?」也有可能從發號施令的責任和壓力中,逐步培養能力感和自信。小C建議老師「由外往內走」,從身體性、不需要創作的遊戲開始,過程中也要留心每個人可以忍受注目的時間不一樣,謹慎拿捏讓權力者維持多久的時間是玩這類遊戲成功的關鍵。


經過小C帶玩和深入淺出的解說,大家陸續理解到:「目標設定在不被發現」的捉迷藏類型遊戲提供了培養「掌控」與「不被掌控」能力感的機會,不僅可能誘發乖乖牌的學生展現對抗權力的另一面,或讓團體中的邊緣人享受權力者的地位,甚至可以藉由設置的「基地」,幫助有情緒議題或依附關係議題的兒少有安全感的向外探索。「以攻擊為特徵」的鬼抓人類型遊戲特別有利於激發原本消極的玩家產生進取(aggression)的動能,當他們從遊戲中獲得身體、心理與情感合一的自我整合經驗,並且經由流動於「攻擊者」、「受害者」與「英雄」三種角色擴充自我的角色庫,將有機會啟示翻轉真實生活中的角色地位和心理位置,表達出恐懼、憤怒,或顯現自己的攻擊性,成為更完整的人。以「集體攻擊傻子」為本質的欺負人類型遊戲,又較鬼抓人遊戲更容易誘導出玩家的群體感和攻擊性,老師擔任的傻子愈傻,就愈有機會讓學生獲得愈強的能力感和認同感。看誰最厲害遊戲以「找出特殊者」為目標,一階一階進級的設定讓個人與個人之間的競爭白熱化,但前提是每個人都願意參與其中、彼此有足夠的信任度才能玩;對於帶領者而言,是個風險較大、難度較高的遊戲。拔河遊戲藉由塑造共同的敵人,建立或強化個群之間的連結認同關係,運用內部合作、外部競爭的張力,進一步把競爭從個人與個人之間拉升到群體與群體之間的層次。






在「從遊戲發展到戲劇」環節,小C參引英國導演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的劇場定義:「一個人在另一人的注視下經過空的空間」,並視戲劇為「將角色面對衝突所產生的事件作架構性的安排,提出「被見證的遊戲」、「被見證的即興戲劇」、「只有大綱沒有文本的戲劇」與「有文本的戲劇」都是劇場呈現可能的樣態,除非是專業的劇場才需要排練。他的操作方式是以訴諸行動的遊戲為發端,產生情境,誘發參與者的情緒,接著引導他們聯想類似的情境,進而導引出戲劇角色和情境的細節,予以排練,終於劇場呈現;亦即藉著遊戲激發原始動力,接著導入理性使之可受控,進而轉化為戲劇、劇場的角色和情節。

小C歸納遊戲包含以下八個變項,帶領者可以視遊戲的心理目標、戲劇動作或現場的狀況制宜選擇配搭和變換:
焦點:一個人、兩個人、一堆人、兩群人、所有人
空間:固定空間、變動空間、大空間、小空間、界線;給予不同的空間定義
情緒:有不同情緒、沒有情緒、情緒大與小
劇情:原因、結果、表現方式
身體:碰到、沒有碰到、不同部分、前後、上下半身
語言:無聲、聲音、語言、對話
媒材:有/無、大/小、多/少
節奏:快/慢/停

整個工作坊節奏明快,內容充實有趣,老師們在大呼過癮的同時,也立即想到回到教學現場該如何操作,提問踴躍。第一位老師問小C在帶領遊戲時曾否有過發生危險或場面失控的經驗?小C認為不妨換個方式思考,理解到可能是參與者過於投入所致。他接著表示,任何遊戲都是失控,原始動力本來就會先表現出來,試著先接納,參與者被滿足了,轉化才有可能發生。他建議老師對學生先有基本的評估,選擇相對安全的遊戲,讓他們學習如何控制身體,再運用上述變項控制遊戲。第二位老師問及帶領遊戲所需的條件?小C回應每個老師的安全感不一樣,最好從自己最有安全感的地方開始。第三位老師觀察到帶領者下場一起玩,而非只是在場邊發號施令,讓遊戲更有趣。小C說明教學者願意示範「欣然的失敗」,對於學生來說意義重大,但也直言自己平日工作的場域和與會的老師不一樣,鼓勵老師發展出不一樣的能力。第四位老師問及教授表演藝術時,班上如果有特殊生,要如何兼顧少數與全體,落實班級的公平性?小C期許在表演藝術課,學生的個人獨特性被彰顯並非源於競爭或攻擊性,而是來自於創作;學生從創作獲得個人的自我價值感,他們彼此看見,老師也得以看見。

後記:
完稿後,請小C協助校閱內容,他補充自己觀察到表演藝術老師普遍重視創作,但其實在創作階段之前,個人心理和團體關係的建構都是必需的。不管是採「能量與放鬆」、「預備未來」、「潛意識的自我表達」或是「人類的文化」的觀點,遊戲適足以為前創作階段個群身體與心理的學習做準備,而倘以遊戲開啟的原始動力和能量為根基,在創作階段予以戲劇化,亦有助於幫助學習主體宣洩和理解這樣的能量,成為更完整的人。


好書推薦
書名:不只是厭女:為什麼越「文明」的世界,厭女的力量越強大?拆解當今最精密的父權敘事
作者:Kate Manne
譯者:巫靜文
繪者: 薇瑞娜・巴浩斯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9/12/07




▎本書特色 ▎
◎近年來討論厭女(misogyny)結構最有力、最深刻,且提出開創性觀點的重要著作。
◎本書出版後席捲西方性別學術圈,國內外女性主義學者競相拜讀,引發討論風潮。

▎國內學者專家齊聲推薦 ▎
尤美女(立法委員)、王曉丹(政治大學法律系特聘教授)、成令方(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退休教授)、陳宜倩(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康庭瑜(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游美惠(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教授)(按姓氏筆畫排序)

每個男人心中都藏著一名厭女者嗎?絕非如此。
厭女不是病態心理、不是人格問題,更非「男性專屬」,
它是結構的打手、父權的機器,是一個強制女性不得踰越本分的執法機構──
而99%的人都深受其害,無論男女。

◇為何談性別歧視之外還要談厭女情結?兩者有何不同?
◇厭女情結如何與性別歧視攜手合作,將女性分為好女人與壞女人,獎懲並行、分而治之?
◇為何在越是貌似性別平等的「後父權」國家,厭女的反撲越劇烈?
◇厭女者聲稱他們並非仇視全體女性,只厭惡「做出特定行為的女性」,謬誤何在?
◇為何女性特別容易原諒厭女的男性,有時還比男性表現得更加厭女?
◇為何大眾傾向於責怪厭女攻擊的受害者,甚至認為她們罪有應得?
◇厭女情結如何巧妙地偽裝成「理性中立客觀」,潛藏於集體意識之中?
◇政壇作為「有毒陽剛氣概」之傳統典型場域,使得當代女性政治人物面臨什麼樣的巨大挑戰?

本書為康乃爾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凱特‧曼恩一槌定音之作,出版後在性別學術界獲得極大迴響。其論述以女性主義分析哲學角度出發,另闢開創性觀點,且大幅討論知名社會與政治案例,將過去許多曖昧難辨的厭女現象解析得更為透徹,不僅翻新了社會大眾對「厭女」一詞的既定刻板印象,更指出過往相關解釋的偏誤與不足。曼恩指出,厭女情結乃是一敵意系統的展現,與其採用心理學解釋,更應詮釋為一種社會政治現象,方能尋求解決之道。當厭女結合了社會慣習,深植人心,往往難以察覺或對抗,本書則為「拆解厭女」提供了最關鍵的指引。


建議


■ 若您有任何問題與建議,歡迎利用下列方式與我們連繫,感謝!
教育部普通高級中學課程
藝術生活學科中心
電子信箱:hsnuartcenter@gs.hs.ntnu.edu.tw
聯絡電話:02-2707-5215 #173
傳真號碼:02-2709-8023
通訊地址:10658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143號(國立臺灣師大附中)
藝術生活學科中心網站:https://site.hs.ntnu.edu.tw/artcenter/
藝術生活學科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artsandlife

備註


■本電子報所轉載之連結內容,其圖、文著作權均屬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敬請來信告知,學科中心將立即處理。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_藝術領域 (107年10月)
■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103年11月)
更多資訊請上國教院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