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日 星期二

2019年9月電子報

研習預告

108年推動教師專業知能成長研習: 課綱課程地圖導讀暨高中攝影課程發表(高雄場)
時間:108年10月8日(二)10:00-17:00
地點:高雄市左營區新莊仔路 353 號 高雄市國教輔導團303教室
報名:https://www2.inservice.edu.tw/ (課程代號:2703598)


108年推動教師專業知能成長暨研究與種子教師培訓(不分組):媒體識讀與素養講座2
時間:108年10月15日(二)9:00-12:00

地點:國立臺灣師大附中明德樓1樓附智講堂
報名:https://www2.inservice.edu.tw/ (課程代號:2699204)

本月紀事

108年音樂應用組素養導向課程共備小組會議 9/9


108年表演藝術課程影片會議 9/16
108年表演藝術組課程共備小組期初會議 9/17



藝術生活學科中心核心種子及研究教師會議 9/23




藝術生活專欄

藝術生活學科中心108年推動教師專業知能成長研習:表演藝術工作坊
記錄撰稿/陳韻文

藝術生活學科中心8/27的教師專業知能成長研習表演藝術工作坊邀請到具有戲劇治療、戲劇教育、劇場編導多項專業,現任伯大尼兒少家園戲劇輔導督導、一人一故事劇場協會理事長、北藝大與臺藝大兼任講師與一些機構兼任戲劇治療師、人稱「小C」的蘇慶元老師,分享他近年與博物館合作戲劇情境主題營隊以及擔任安康青少年藝術節製作人的經驗。六小時的講座非常豐富精彩,經小C同意,分享以下筆記內容。

上午的講座以「博物館x戲劇—共融工作坊」為主題,小C首先介紹他與故宮博物院合作,以文化平權和社會共融為理念、安置機構青少年與兒童為對象、戲劇為方法的「古西亞行動」各活動環節,接著再援引發展、學習、戲劇等相關理論,解構和說明它們的意涵。這個營隊是故宮自2015年起推動之「藝術關懷行動計畫」(The Arts Care Project)的一環;該計畫為體現博物館的社會責任,由故宮研究員、社工師及藝術治療師組成跨專業團隊,針對社會支持系統、經濟等各方面資源不足的博物館非觀眾,運用文物及博物館元素設計個別化教育推廣活動。團隊評估被安置在機構裡過著團體生活的兒少比一般孩子更不易取得文化資源,自我價值感也較為低落,希望能藉由小C策劃的戲劇營隊,鼓舞他們探索故宮文物和提升自我效能。工作團隊最終研議出的方案是運用故宮的場域和經典文物設計出懸疑的情節,同時安排故宮的導覽員、教育人員、科長穿插其中,讓這群兒少在虛實交錯的情境中自發地投入解謎的歷程,藉以開展自身的能力感、對於歷史文化的興趣和對社會議題的反思。

小C提及英文drama的希臘字源(dran)意思是「去做(to do)」,而《想像真實》(Imagining the Real: Towards a New Theory of Drama in Education)作者David Davis、《遊戲與現實》(Playing and Reality)作者Donald W. Winnicott和戲劇治療暨遊戲治療師Sue Jennings則啟發他相信:人不是因為理解才去扮演,而是先去扮演了才能理解;想像力是人在現實阻礙下維持自我主體性的能力,具有真實的力量;唯有夠擬真的情境,才能促成參與者去做和去感受,進而引發深刻的思考。因此,不同於教育戲劇(Drama in Education)時而中斷戲劇行動,引導參與者進出戲劇虛構框架進行反思,讓他們身在其內、又在其外,也不同於教習劇場(Theatre in Education)在戲劇的關鍵場景邀請觀眾上台取代演員、改變戲劇行動,小C自認古西亞行動這個為期三天(2018/8/26-8/28)戲劇營隊最大的特色是:創造出一個以推動戲劇動作為核心、依現實的時間感進行、讓參與者信以為真的戲劇情境,讓他們全程置身於擬真的張力與懸念中,並且承擔行動的後果。他企圖通過這樣一個好玩的、鼓勵自發參與的遊戲空間,鼓舞參與者展開他們的英雄旅程,從中發現自我不同的可能性,進而將想像情境中的能力感打包帶回現實世界,如同神話學家Joseph John Campbell從許多英雄神話敘事發現,英雄因為冒險旅程而改變,歸返之時也有能力改變原來的世界。

正如同戲劇教育和應用戲劇教師關注對象和脈絡,小C戲劇治療的專業讓他從安置機構兒少的發展階段和本身的動力出發,選擇「密室逃脫」和柯南、金田一等「少年偵探」的虛構框架,設定故宮收到一封文字難解的信件,經專家翻譯發現是「來自現今難以解讀的古阿拉伯文」,信中威脅若是處理不當恐有嚴重後果,院方遂緊急找來少年偵探團協助調查…。整個戲劇營隊就以這群兒童及青少年的「偵探考驗」為起點,援引人類學家Victor Turner「通過儀式」(rite of passage)的概念,運用創作性戲劇(creative drama)的遊戲給予挑戰,讓他們化被動為主動,從一開始直觀的身體行動,過渡到與情境連結的身體行動,再通過授勳儀式和自行選擇要幫忙的(成人)探員,取得新的身分認同,正式進入虛構的「古西亞行動」中。而後一系列的解謎任務和情節翻轉,除了仍然以發展孩子們的主體性和能力感為依歸,亦善用戲劇的衝突和張力,創造「剛好的挑戰」,並通過「C探長」的臨場制宜,調節兒少和想像世界之間的審美距離,讓這群少年偵探在三天營隊中都能維持高度的參與動能。

在情節的部分,小C挑選了在中古時期活躍於中亞的穆斯林暗殺組織「阿薩辛(Assassin,阿拉伯文發音為Ḥashāshīn)」,為整個「古西亞行動」張本。同時,依據商朝的亞醜方尊、周朝的毛公鼎、北魏的太和佛像、唐朝的灰陶仕女俑和明朝青花瓷阿拉伯文番蓮七孔花插等故宮文物的品名、外觀特色、歷史朝代或典故,發展出一道道兼具邏輯和趣味的謎題,像是:Hairy Pot指的是毛公鼎;Fat and Ugly Woman暗示唐仕女俑;Allah will protect his land and descendants為七孔花插上的祈禱文;北魏、新田(棟一)、七和金色等四個線索指向北魏太和佛像;古西亞行動中的關鍵角色「故宮安全處處長周尉中」,更成了亞醜方尊所屬之亞醜家族的後裔。為了解決謎題,參與的兒少除了在組內討論,也會進館觀察文物,或透過導覽員的解說,獲取更多與文物有關或延伸出來的知識(如: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的歷史)。除此之外,「古西亞行動」並以周尉中為軸線,埋入戰爭難民以及博物館藏品所有權等議題,促使兒少參與者在理解角色兩難困境的同時,也能更宏觀地思考:「為善的目的而採取不好的行為,究竟算對還是錯?」「博物館的藏品,應歸屬於原使用者的後代或是公共大眾?」續以做出自己的評價。從戲劇世界回到現實世界的活動環節,除了讓參與的兒少選取一樣「自己的故宮寶物」,運用身體搭配布料呈現出來,還安排了頒授亞醜勳章的營隊結業式。

如上,營隊帶著兒少參與者穿梭在現實世界與戲劇世界,包含了以身體為主的戲劇活動、儀式、運用現代科技的任務影片、促成與文物互動的戲劇衝突、回到現實世界的張力舒緩、以情境中的角色思考、評價角色的行為,和以「自己的故宮寶物」為題的排練及演出(圖1)。經由小C的解構,我們進一步理解英國戲劇教育先驅Brian Way影響他將戲劇用於人的成長與發展,因此營隊引領兒少從真實世界的「自我」出發,藉由「活動」給予他們適當的挑戰,經驗到自我成就感並能與他人合作後,導入戲劇的「情境」,誘導他們探查文物及其在真實世界的文化意義,同時讓他們在有趣的想像世界中,脫離原本的生活脈絡,發現更多可能性,最後推進到個人與社會衝突的兩難「議題」,以螺旋型的體驗與學習進程,涵容了外在經驗、情境知識和內在思考等不同向度的開展(圖2)。由兒少們在營隊中愈見自信以及最終寫下:「歷史很有趣」、「很多有趣的故事」、「更喜歡故宮」和 「覺得故宮的存在更有意義了」等回饋可以見得,「古西亞行動」在想像世界和真實世界的任務都達成了。



【圖1】兩個世界曲線圖_小C老師
【圖2】螺旋圖_小C老師
下午的講座主題是「社區與青少年製作人的統整執行力—安康青少年藝術節」,內容包含「安康社區簡介」、「安康青少年藝術節」、「解構藝術節」和「謝幕之後」四個部分。小C首先介紹安康社區是台北市最大的平宅社區,住民的文化背景相當多元,但均為低收入戶,許多是身心障礙者,每戶就住在12坪或16坪的空間中,長居於此逾40年者約2000人;伯大尼兒少家園關注到安康社區兒童及青少年發展的需求,自2013年起,即以戲劇為主要工具,組成了安康青少年劇團,採每週四18:30-21:00聚會一次、成員自發參加的方式運作。有感於正值Erik H. 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所稱「認同混淆」階段的青少年需要目標,復以這個團體運作多年下來已然成熟,成員有藝術才能且彼此信任感夠,小C遂策劃以安康青少年劇團高職、國中生為主體、安康社區為主題脈絡的安康青少年藝術節(2018/6/9-6/10),並肩負起製作人掌握進度和預算的重責大任。

小C明言,藝術節是一種促使青少年「動起來」並能與社區連結的手段,相較於展出內容的「藝術性」,他更關注青少年在藝術節籌創過程中的發展和自我實現。為此,他從距離藝術節前九個月開始運作。初期工作(2017/9-2018/2)的第一要務是點燃青少年的火花—小C每週持續用正向的態度和語言肯定團員的發表,傳達出「我真的覺得這作品很棒,應該讓更多人看到」的訊息,逐日催化出他們自己想要發表的內燃力,讓青少年從一開始的退縮、不確定轉為對此事躍躍欲試,藝術節也從製作人個人的發想變成了大家共同的目標。接著,除了運用雜誌剪貼與牌卡等不同媒材,引導青少年表達與發想藝術節的節目(圖3、圖4),身為製作人的小C還必須規劃工作時間表和進行資源的盤點。


【圖3】青少年發想表單_小C老師
【圖4】會議記錄


經與安康社區社會局辦公室督導開會後,小C一方面排除不可行的節目,另一方面也決定為免引發居民「資源錯投」的疑義,這個藝術節不借助社會局的任何資源,而是以伯少尼兒少家園為名義,「安康青少年藝術節」為計畫名稱,向文化局申請經費補助。草擬計畫書的過程中,小C刻意讓青少年劇團成員看到他們的姓名和學校詳列其中,藉以強化他們與藝術節的心理連結以及對此事的所有感和責任感。在距離藝術節四~七個月時,小C引進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服務隊的專業能量,規劃一系列青少年藝術增能課程—首次為介紹不同藝術可能性的綜合性分享,另有包含影像兩場、平面設計和攝影各一場的主題工作坊,工作坊的結構含北藝大學生一小時的講授、安康青少年兩小時的實務操作與立即雙向回饋的一小時分享。(圖5)青少年不僅在藝術知能上有所開展,也獲得參訪北藝大校園的機會,在景色優美的環境中浮現更多對自我、對生活的想像。


【圖5】課程照片1
【圖6】課程照片2

到了中期(2018/2-2018/6裝台前),藝術節的節目內容和時間安排以及任務分工和進度,都必須明確訂定下來。為期兩天的藝術節安排了播放青少年自製影片的「安康電影院」,由青少年帶路的「青少年社區導覽」,從青少年視角看見安康社區的「安康社區攝影展」,撿拾社區自然物件為素材的親子「社區拓印教室」,安康青少年劇團以家鄕為主題的「一人一故事劇場演出」,由小C帶領、探討家庭狀況與兒少發展之間關連的「安康社區教育戲劇探索工作坊」,青少年創作歌曲發表的「安康好聲音」,以圖文反映青少年與社區及藝術節故事的「安康少年誌」。小C解釋,節目型態的多樣化,不僅讓青少年都能找到合適的位置發揮所長,有機會吸引不同屬性的觀眾,更重要的也是藉由不同工作型態和節奏的配搭,在漫長的製作期中調節張弛,(圖7)幫助青少年依循詳載日期、進度、責任歸屬的製作大表,行到最後一哩路。在青少年創作的過程中,小C藉由提供參考資料仿效的方式搭建鷹架,舉凡少年誌與海報的設計、電影分鏡圖和拍攝場次的規劃,都應用了這個方法;另一方面,讓青少年直接與廠商接觸,實際了解經費和相關細節,也在來回溝通中持續修正稿件,通過「可容忍的挫折」發展能力。

【圖7】不同項目、不同工作節奏表_小C老師

與此同時,小C選擇了成本低、可攜性高、資料量大且資料可較長久保存的網站,作為對外宣傳藝術節和觀眾報名的平台。頁面除介紹安康青少年藝術節的緣起和各個節目的細節,也詳列包含安康社區青少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服務隊、伯大尼兒少家園戲劇輔導志工在內的工作人員,不只讓安康青少年被看見,提升他們的自信心,也給予藝術服務隊同學「指導老師」或「策展人」的名譽,讓剛從青少年轉大人不久的他們同時發光。值得一提的是,宣傳文案並未著眼平宅打悲情牌,調性上更接近慶賀青少年的存在與創作。儘管如此,青少年不免出現持久力不足、團體動力低落的時候,小C秉持「不要把藝術節看高,把人看高」的原則,適時透過改變節奏或集氣的方式,營造支持的氛圍,讓這個自發性的團體重新找回一起前進的力量。

後期的工作從裝台一直到藝術節執行結束,小C帶領青少年確認各項流程與細節,同時也準備好迎接各種變化。在「安康好聲音」,青少年唱出:「活著是為了什麼,我也不知道。我想死但不知死了會去哪,是天堂還是地獄,誰也不知道。家是什麼感覺?我的家是快樂、傷心、生氣而組成的,有時生氣到想死,有時快樂像天堂,有時傷心到不知活著在幹嘛…」;在「安康社區攝影展」,一張攝有艷紫野牡丹的照片旁註記:「這一張是在安康的小角落拍到的,這一朵花在社區的角落中悄悄的綻放,即使沒有人注意到,但是這朵花仍然好好的展現自己的美麗,安康的人們也一樣,為了生存,也悄悄的在這世界中展現自己。」;在〈安康少年誌〉,一名青少年對未來的想像是:「十年後想成為一個小說家,身邊都是一堆書。有很多夢想,不過現在最想要的是當電競選手,理想是成為世界冠軍。」為了創造青少年與觀眾雙向交流的機會,藝術節現場不僅設置觀眾留言板和規劃茶敘時間,也安排各式各樣的訪談,讓青少年的聲音有更多被聽見和回饋的時間。小C評估,儘管參與的觀眾有限,但藝術節仍促成了青少年社會層次和心理層次的發展,前者包括:發展與社會的關係,時間規劃與執行的能力,經費掌控的能力和拓展視野;後者涵蓋創造自我的能力感,承擔責任的能力和探索未來的可能性。青少年所獲得的正向經驗,為劇團和安康藝術節都注入了續航的動能。

不管是通過想像世界的「古西亞行動」或是直面現實世界「安康青少年藝術節」,小C讓我們看到了如何以兒少為主體、戲劇為方法,進行課程規劃和藝術實踐。他對於兒少階段的發展理論和學習理論知之甚詳,認為相較於音樂和美術,戲劇跨入的門檻較低,較容易讓兒少獲得成就感,同時相信如澳洲戲劇教育學者Madonna Stinson所言,要先讓學習者覺得表演很好玩、可以作為表達自我的工具後,再運用它進行深度的學習,於是順藤摸瓜,設立可行性高的架構,並在執行過程中敏於兒童青少年的狀態和反應,制宜調節,以管理者、倡導者、促導者、入戲角色等多重身分與之互動,引導他們自發、互動、共好,創造成功的經驗。儘管這兩個案例的操作場域和學校大不相同,但從課程設計到教學互動卻呼應十二年國教「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的基本理念,「與生活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素養導向教學,和高中藝術生活學科中心所研擬以人為本、以「身體聲音的探索」為起點的課程地圖(圖8),小C更適時帶入遊戲或運用椅子和空間的關係解說抽象的概念,讓與會的老師啟發良多,已經開始期待12月12日小C帶來「遊戲考古學」的實務分享了。

【圖8】課程地圖_表演藝術

同場加映:
*小C所屬的「知了劇團:一人一故事劇場(playback)」將於10月19日(六)14:30和19:30在77 O My God 文創中心 6 樓 (台北市林森北路77號)演出兩場「知了[即興演夢]第拾壹回~夢拾憶」,歡迎前往觀賞。
*小C服務的伯大尼兒少家園和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將於11/15(五)、16(六)在實踐大學主辦「第二屆 戲劇治療研討會:從兒少到高齡:戲劇治療的多樣性」,相關訊息請參見:https://bit.ly/2UixviM,歡迎意者報名參加。



好書推薦
書名: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7-「過濾氣泡、假新聞與說謊媒體──我們如何避免被操弄?」:有自覺使用媒體的第一步
作者:  Manfred Theisen
譯者:王榮輝
繪者: 薇瑞娜・巴浩斯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9/10/03



書籍介紹:

◎為何會有那麼多的假消息?假新聞如何烙印到你的記憶裡?
◎什麼是「另類事實」?什麼又是「後事實」?
◎偽草根運動如何製造風向?
◎民粹主義者及說謊媒體:到底誰在罵誰?
◎記者要做些什麼?記者必須遵守哪些規則?
◎過濾後的資訊──什麼是「過濾氣泡」(filter bubble)?
◎「回音室」(echo chamber)裡會聽到什麼聲音?……

了解這些問題的存在,便是踏出有自覺使用媒體的第一步。本書將引領你對數位媒體多樣性、契機和危險等方面有基本的認識,並且妥善地理解和使用各種媒體!

更多介紹: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4401?loc=P_0021_short_001

建議
■ 若您有任何問題與建議,歡迎利用下列方式與我們連繫,感謝!
教育部普通高級中學課程
藝術生活學科中心
電子信箱:hsnuartcenter@gs.hs.ntnu.edu.tw
聯絡電話:02-2707-5215 #173
傳真號碼:02-2709-8023
通訊地址:10658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143號(國立臺灣師大附中)
藝術生活學科中心網站:https://site.hs.ntnu.edu.tw/artcenter/
藝術生活學科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artsandlife

備註
本電子報所轉載之連結內容,其圖、文著作權均屬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敬請來信告知,學科中心將立即處理。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_藝術領域 (10710)
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10311)
更多資訊請上國教院網站